雾霾进入人体后到哪儿去了?
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颗粒物有四种,分别是PM50、PM10、PM2.5和PM0.1,这四种颗粒物都会分别可以到达人体的什么部位,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伤害呢?
PM50
PM50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,它通过呼吸进入你的鼻腔,但是由于个头太大无法再继续前进了。说到这里,可能有些人会问:是不是我们鼻腔里的鼻毛挡住了PM50?其实不是,鼻毛可以挡住PM75以上的颗粒物,但挡不住PM50。能挡住PM50的是鼻腔砧膜细胞的纤毛,这些纤毛肉眼看不见,很细密。而且,鼻腔里的豁膜细胞分泌的戮液还可以把PM50粘住,让它们无法前进。当粘连到一定的程度——那就是我们想挖鼻屎的时候了,嗯,我已经有点恶心了。
PM10
PM10可以到达咽喉,PM10以下的细颗粒物被称为“可吸入颗粒物”。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,咽喉表面的豁膜细胞分泌的豁液会粘住它们,每个砧膜细胞还有200根纤毛(也是肉眼看不见的),在不停地向上摆动,就像逆水划龙舟一样。我们天生的这种生理功能就是为了阻止PM10继续下行。
PM10积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,积累越多,分泌的粘液也越多。积累到一定程度,我们就想吐痰。所以,痰要吐,不要咽,咽下有害(写到这里我已经被自己恶心到了)
PM2.5
PM2.5是可以到达肺泡的。PM2.5以下的细颗粒物,上呼吸道挡不住,它们可以顺利下行,进入细支气管、肺泡。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,自上而下,气管分出支气管,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,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,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。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,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,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。我们吸进去的PM2.5,因为太小,也能进入肺泡,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,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。
PM2.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的无机的分子,是致病之源。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,PM2.5和细菌有一比。
PM2.5是直径为2.5微米的细颗粒物,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,大小多为1微米、几微米,也有十几微米的。也就是说,PM2.5和细菌一般大小。
PM0.1
PM0.1是可以到达人体的免疫系统,PM0.1是纳米级超细颗粒物直径(小于100纳米),远小于规范的PM2.5和PM10,PM0.1是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,锰铅钛钒等金属元素的PM0.1颗粒,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,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、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。PM0.1超细颗粒物易进入肺泡、血液、神经系统等,有研究表明其和白血病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。
各颗粒物的大小
作为个体,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,小环境我们尽力改善——为自己,为家人提供高品质健康空气环境。
恒境——恒氧、恒净、恒温、恒湿的健康空气环境。
新闻资讯的相关文章
-
黑科技提升用户体验,评测怡口800SPRO净水器
饮水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,由于重工业的发展,大部分城市内饮用水水质都令人堪忧,家用净水器也应运而生,但一直未能大范围普及。在笔者看来,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:1、普通净水器空间占用过大且安装复...
-
德国雾霾为何神奇消失?
青山、绿水、一望无际的草坪,还有大片的森林,这是德国随处可见的画面。空气清新,天空蔚蓝,似乎德国从未有过雾霾一样。其实不然,德国也有过雾霾...
-
中国第一:全球最大电子垃圾场 废弃手机危害空前
根据联合国大学组织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,在电子市场最大消费人数的亚洲,其中东亚和东南亚的废弃电子产品数量在最近五年间增长了63%,仅中国大陆就“贡献”了一半以上的电子垃圾产量,达到了670万吨,夺得榜...
-
净水知识:活性炭在净水行业的作用?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使用净水器的消费者越来越多,对净水器为什么使用活性炭不是很了解。下面一起来来了解一下净水器活性炭吧。不管是水中富含啥物质,发生啥异味,净水活性炭这一强大的吸附能手都能为我们...
-
破解雾霾“燃煤之患”,西安交大“超临界水蒸煤”技术迈入产业化
以上图片来自西安交大官网12月25日,在陕西省省长胡和平等嘉宾的见证下,西安交通大学首个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——“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”(俗称“超临界水蒸煤”)产业化工作正式启动,产业...
-
【捷报】怡口再入榜单,蝉联两届中国净水10强外资品牌
“全力以赴,能效为先”,2018第三届中国净水品牌峰会于4月19日在北京顺利召开,聚焦净水品牌发展战略,共商品牌发展未来。怡口获奖记录经活动前期调研考察,信息对比及主办方的评定,美国怡口在本次峰会上再...
